
红星观察丨印巴危机已达“最高点”,双方会爆发全面冲突吗?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印度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此后两国发生交火,关系持续紧张。两周过去,两国间的紧张关系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在一夜之间骤然升级。按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说法,印巴之间的紧张局势正达到多年来“最高点”。
据报道,当地时间5月7日凌晨,印度军方向巴基斯坦发射了导弹,造成包括一名儿童在内的至少8名平民死亡。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7日凌晨发表声明称,巴空军已击落5架印军战机,并发射导弹摧毁了印方境内一处军事指挥部以反击印度对巴空袭。
▲5月7日,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穆扎法拉巴德拍摄的印度导弹摧毁的建筑。图据新华社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林民旺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指出,双方如此程度的互动已经不算是“小打小闹”了,“但双方升级成全面冲突的可能性并不太高。”现在双方之间的紧张局势已经达到“最高点”,接下来仍需要观察双方下一步动作。“目前来看,局势大概还是走向缓解方向。”
印度强烈反应是为“转移注意力”?
在枪击事件发生后,印度第一时间指责巴基斯坦“支持跨境恐怖主义”。按照印度总理莫迪的说法,袭击事件是反映那些“纵容恐怖主义之人”的挫败感,是企图再次摧毁克什米尔“巨大阴谋”的一部分。此后,印度便在没有权威调查结果的情况下,迅速向巴基斯坦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其中包括中止履行《印度河河水条约》、驱逐巴基斯坦外交官,甚至切断印度河上游水源。
而巴基斯坦也迅速予以应对,先是否认印度的指责,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还暗示印度借“假旗”行动“策划”了此次枪击事件。此后,巴基斯坦5月2日便在联合国呼吁大国介入,防止巴印危机升级。与此同时,巴基斯坦还宣布一系列对印度的反制措施,甚至还搬出了“核盾牌”。
▲印度总理莫迪。资料图片
在林民旺看来,这种情况下,印度将巴基斯坦作为指责对象,从某种程度上有些转移国内矛盾的意思。有报道指出,此次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袭击之际,莫迪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迫使其不得不在枪击事件后对邻国采取强力报复。美国智库兰德公司高级国防分析师德里克·J·格罗斯曼分析称,莫迪及他的政府都认为他们必须对这起袭击事件作出有力回应,“除了动用核力量,印度人可能会非常支持当局对巴采取的一切行动。”
“从印度方面的表态来看,其现在还是将行动限制在‘反恐’范畴内。”林民旺分析称,但对巴基斯坦而言,这已经算是“战争行为”了。印度军方7日表示,他们是针对巴基斯坦境内9个“恐怖基础设施”目标地点发起的袭击。而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则在声明中直言,“巴方完全有权对印方发动的战争行为作出回应。”
冲突就此缓解,还是全面爆发?
事实上,从2016年“乌里恐袭事件”到2019年“普尔瓦马恐袭事件”,印巴双方围绕着克什米尔恐袭问题爆发了不止一次的重大危机。如今,巴印再次陷入看起来“眼熟”的对抗节奏,先是外交制裁,再是军事报复以及口水战升级。林民旺认为,这次危机较以往有所不同,“这次涉及人员范围更广了,甚至还牵扯到了平民。”
▲2019年,巴基斯坦军方击落的印度军机。图据新华社
在如此剑拔弩张的事态下,巴印会爆发全面冲突吗?林民旺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太高。据悉,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在印度袭击巴基斯坦后不久向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报了情况。“对印度来说,其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报复行动。”林民旺解释说,对巴基斯坦而言,其在“莫名其妙被打”的情况下肯定心有不甘,想要报复,“但巴基斯坦应该会比较克制。”
据悉,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对印度此次行动发表声明称,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军事行动“真可耻”。对此,林民旺分析称,特朗普的表态一方面表现了他对战争的厌恶情绪,“但我们也不要过度解读特朗普的表态。”林民旺解释称,因为特朗普经常改变自己的态度。
在林民旺看来,巴印双方接下来可能会逐步解决问题,局势可能有所缓和。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以2019年“普尔瓦马恐袭事件”后续为例分析称,巴印两国紧张局势可能不会再升级。据悉,2019年印度轰炸巴基斯坦时,有战机被击落,一名印度飞行员反被巴基斯坦俘获。最终,巴基斯坦释放了这名被俘的印度飞行员。当时,巴基斯坦外交部还在声明中表示,释放印度空军飞行员意在缓和同印度持续数周的紧张关系。
不过,印度南亚问题专家朱哈尔·吉拉尼曾强调称,印巴若在水资源问题上处理失当,不排除引发严重后果。5月6日,印度宣布对巴基斯坦开打“断水战”,要“切断”源自其领土并灌溉巴基斯坦的河流水源。莫迪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印度的水以前都是向外流的,但现在要停下来照顾印度的利益,用于国家用途。”不过,林民旺认为,“断水”不太会成为导致双方爆发全面冲突的主因。“毕竟印度当下还不能一直截断水流,其需要有足够大的大坝才能蓄水。”林民旺补充称,双方可能在关系稍缓后,就水源问题展开谈判。
红星新闻记者 黎谨睿
编辑 张莉 责编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