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伊朗准备了可以布设在霍尔木兹海峡的水雷”

参考消息网7月2日报道 据路透社7月1日报道,据两名美国官员说,伊朗军方上个月在波斯湾的船只上装载了水雷,此举加剧了华盛顿的忧虑,担忧在以色列针对伊朗全国多地发动袭击之后,德黑兰正在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做好准备。
霍尔木兹海峡最窄处仅33公里 图据央视新闻
这两名因讨论敏感情报问题而要求匿名的美国官员说,美国情报部门发现了伊朗的准备工作,但此前并没有公开,这些工作是在以色列6月13日对伊朗发动首批导弹袭击一段时间后进行的。装载到船上的水雷尚未部署在霍尔木兹海峡,但装载水雷的行动表明,德黑兰可能在认真考虑关闭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的霍尔木兹海峡。如果伊朗果真这样做,本就不断恶化的冲突将进一步升级,而且会严重阻碍全球贸易。
报道称, 全球约五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路线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如果该海峡被封锁,可能会导致全球能源价格飙升。
路透社记者无法确定德黑兰是在以伊互相空袭期间的具体什么时候将这些水雷装载到船上的。如果这些水雷被部署到霍尔木兹海峡内,将有效地阻止船只通过这条重要的通道。
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水雷是否已经从船上卸下。
美国的消息人士没有透露美方是如何确定伊朗船只上装载水雷的,但此类情报通常是通过卫星图像、秘密行动人员或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收集到的。
这两名官员说,美国政府不排除装载水雷是一种诡计的可能性。官员说,伊朗方面准备这些水雷,可能是为了让华盛顿相信,德黑兰是在认真准备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尽管实际上并不打算这样做。
报道说,伊朗军方也可能只是在做必要的准备,如果领导人下达命令,就可以立即部署。(编译/胡雪)
延伸阅读
马克龙操心:若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 对中国影响巨大
当地时间6月2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问挪威期间就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作出表态。他表示,尽管法国与美国在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的目标上一致,但美方行动“不具备合法性”。
此外,马克龙警告,一旦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将对中国等国带来巨大冲击。
一些西方媒体和业界人士已对封锁海峡的后果表达担忧,认为这将扰乱美欧能源市场,是“欧洲的一场灾难”,而亚洲特别是中国也将受到影响。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相比于美欧,中国承受冲击的能力更强,能够很容易找到其他替代来源。
马克龙批美国“不合法”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法国官员近期一再表示,他们认为解决伊核问题唯一持久方法是通过外交方式。
“这些打击行动不具备合法性,尽管法国支持防止伊朗获得核武器的目标。”马克龙在奥斯陆与挪威首相斯特勒举行联合记者会时说,虽然“摧毁伊朗核设施具有正当性”,但美国缺乏“合法性框架”来这样做。
马克龙重申:“我们从一开始就相信,可以通过外交和技术手段实现这一目标。”
马克龙讲话画面
斯特勒也表达了类似看法:“国际法对使用武力有明确规定。它必须得到安理会授权,或者仅限于纯粹的自卫。”他指出,这意味着美方空袭“超出了国际法的范围”。
马克龙还反对任何通过军事行动改变伊朗政权的企图。他说:“我不认为我们可以代替一个民族去改变其领导人。”
“如果伊朗要实现政权更迭,就必须由伊朗人民自己来实现。而不是使用炸弹。”他补充道。
马克龙警告说,伊朗可能关闭石油贸易的重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这将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后果。“这对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我认为这将引发很多反应。”
面对美以的打击和施压,伊朗议会22日赞成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但最终决定权在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手中。
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重要的航运要道之一,连接着石油资源丰富的波斯湾和世界其他地区。全球约20%的石油产量通过这条水道。伊朗控制着霍尔木兹海峡的北侧。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称,每天约有2000万桶石油(约占全球日产量的五分之一)通过该海峡,该署称该海峡为“关键的石油咽喉要道”。
美欧担忧,鲁比奥想让中国“出面”
显然,美国和欧洲有些慌了。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23日警告伊朗不要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她说:“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政府正在积极密切关注霍尔木兹海峡的局势,伊朗政权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愚蠢的。”
美国国务卿兼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鲁比奥也放话威胁,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将是“经济自杀”。
他还呼吁中国劝阻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他急着声称:“我鼓励中方打电话给他们,因为他们(中国)严重依赖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
欧洲新闻网23日报道担忧,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上战略地位最重要的水道之一,伊朗的任何封锁都会给欧洲乃至全球带来严重风险,比如能源安全威胁、经济冲击、安全和军事紧张升级、航运和贸易中断。
正在航行的货轮
除了石油运输,该海峡也是全球航运的重要通道,一旦发生中断,欧洲的原材料、电子产品和消费品进口可能会延迟,从而影响供应链。航运保险费可能会飙升,从而增加欧洲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
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卡拉斯23日出席欧盟外长会前说:“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将非常危险,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一位前法国情报官员也表示,这将是“欧洲的一场灾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认为,霍尔木兹海峡的关闭将对中国等亚洲经济体造成尤为不利的影响。EIA估计,去年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分别有84%和83%流向了亚洲市场。
“相比美欧,中国承受力更强”
另一方面,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23日报道分析,相比于美国和欧盟,中国更能承受封锁海峡造成的影响,而且中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替代石油来源。根据EIA的报告,中国的主要进口石油来源还有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伊拉克和阿曼。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罗宾·布鲁克斯称,如果油价大幅上涨会导致美国和欧洲市场不稳定,“中国会乐于看到这种情况”。
另据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报道,全球贸易情报提供商Kpler的原油分析主管霍马尤恩·法拉克沙希23日在一场网络研讨会上表示,中国近一半的海运石油进口来自波斯湾,但如果霍尔木兹海峡关闭,中国将寻找替代石油来源。
霍尔木兹海峡地理位置
为应对地区紧张局势,中方未雨绸缪。
中国船东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23日发布了《关于报送航经霍尔木兹海峡船舶信息的通知》。
《通知》指出,鉴于红海当前形势持续紧张,对周边海域航运安全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作为重要的国际海上通道,其船舶航行安全及动态信息的掌握对于保障我国航运业稳定发展、维护国家利益至关重要。
《通知》要求各航运企业、船员船管公司看通知后,从即日开始, 向中国船东协会报送航经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海域船舶动态资料。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3日在回应关于霍尔木兹海峡的提问时表示,波斯湾及其附近水域是重要的国际货物和能源贸易通道,维护该地区安全稳定,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努力,推动冲突降级,防止地区局势动荡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更大的影响。
“关于中伊之间的沟通”,郭嘉昆强调,中方同伊方就当前局势保持着沟通,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伊朗外长阿拉格奇专门通了电话,中方愿同伊方及有关各方加强沟通,为推动局势缓和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责任编辑:李超_NB1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