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毅:稀土不会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柏林7月3日电 当地时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柏林同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共同会见记者并现场回答提问。
王毅在柏林同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共同会见记者并现场回答提问 图片来自外交部
针对记者问及欧洲企业关注中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问题,王毅表示,对军民两用物项实施必要管制是各国行使主权,也是应尽国际义务。中方的政策符合国际惯例,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稀土出口从来不是、也不应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只要遵守出口管制规定并履行必要程序,欧洲企业的正常需求将得到保障。中方主管部门还为欧洲企业设立了“快速通道”,有人故意在中欧之间炒作此事是别有用心。
延伸阅读
欧盟最关注的:稀土,还是稀土
为获得中国稀土,欧盟前脚刚跑到G7峰会上污蔑中国“将稀土主导地位武器化”,后脚就想来中国商讨“如何更好地获取稀土和关键矿产”。
据英国路透社6月19日报道,四位消息人士透露,欧盟领导人将利用下个月与中国举行峰会的机会,寻求更好地获取中国稀土和关键矿产,同时就一系列经贸问题展开商谈。
报道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将于7月24日至25日前往中国参加中欧峰会,以纪念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盟官员表示,欧洲汽车制造商已在抱怨中国的稀土出口管控影响到了他们的生产,预计欧洲领导人将在峰会中向中方提出要求,加快为欧盟企业办理稀土出口许可。
在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对等关税”两天后,中国出台系列措施精准反击,其中包括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中方多次强调,此次中国政府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
然而,由于这些稀土元素对于工业生产至关重要,一些美国和欧盟的企业仍感到紧张。
新疆稀土矿
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CLEPA)秘书长本杰明·克里格(Benjamin Krieger)6月初在一份声明中称,“中国的出口限制已经导致欧洲供应商的生产停顿”,未来还将出现更多停产情况,“迟早所有企业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也表示,在他3日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的会晤中,稀土问题是“优先事项”。当时他告诉记者,“我向我的中国同行通报了欧洲汽车产业的严峻形势,但我说的是整个工业部门,因为显然稀土和永磁体对于工业生产是绝对必要的”。
两名欧盟消息人士也对路透社透露,在中欧峰会召开之前,“欧盟驻华代表团将只关注稀土问题”。
路透社称,欧盟希望中国将稀土许可证的期限延长,或者为他们取消许可要求。无论如何,欧盟希望中国能明确将他们和美国区分开来。智库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ECIPE)主任李浩石称,如果中国希望欧盟与中国、与特朗普政府保持同等的距离,那么中国也不能将美国和欧洲等同起来。
另一位欧盟官员指出,欧盟与美国贸易谈判的截止日期即将到来,美国可能迫使欧盟对华采取强硬态度以换取降低关税,这将给欧盟与中国达成协议造成阻碍。
一些欧盟官员认为,他们并不指望此次峰会能达成重大协议。其中一位官员评价道,中国稀土“牌打得非常好”,要等到最后一刻才会做出让步。
对于欧盟就稀土问题提出的关切和要求,中国商务部6月12日曾回应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充分考虑各国在民营领域的合理需求与关切,依法依规对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已经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
“政客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eu)分析称,中国稀土出口管控被外界视为是对美国“以牙还牙”的措施,但也波及欧洲产业。这一措施不仅在向欧盟发出不要与美国结盟的警告,也让中国在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中拥有更多筹码。中国正与欧盟就电动汽车关税进行磋商。
报道称,从稀土开采、加工到永磁体的制造,中国在整条供应链上都拥有近乎垄断的地位。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中国约占稀土开采的61%和提炼的92%。此外,中国还提供了欧盟17种稀土中近99%的供应,以及约98%的稀土永磁体。预计到2040年,这些矿物的全球需求将增加50%至60%。
politico.eu指出,尽管欧盟现在急于追赶、在关键矿产上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其面临着一项艰巨的任务。稀土并不像其名称所暗示的那样难以寻觅,但欧盟本身并没有大量的稀土储备,而且对稀土进行符合经济效益的大规模开采和提炼也十分困难。欧盟也很难向美国、澳大利亚等盟国寻求帮助,因为他们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有分析指出他们在重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上落后中国20年。
“在未来几年内,要显著削弱中国的主导地位,前景相当黯淡,”牛津大学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菲利普·安德鲁斯-斯皮德表示,“而在技术和贸易方面,20年、30年后,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
欧盟求助:稀土快没了 中国快批吧
中方管制稀土出口虽精准反击特朗普关税,却也着实令不少西方企业直呼疼。
据《日经亚洲》报道,中国欧盟商会5月28日警告称,中方管制措施有可能使欧洲制造商在数日内面临停产危机。不过,商务部最新政策宣讲释放出对欧芯片出口可能松动的信号。
中国欧盟商会彦辞(Jens Eskelund)在北京告诉会员和记者,欧洲现在面临着一种情况,一些公司本周即将用完生产所需的材料。
“因此,这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彦辞说,如果找不到解决方法,将导致“欧洲制造商付出巨大代价”。
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仅两天后,中方出台系列措施精准反击,除加征关税外,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去年12月,中国曾宣布严控对美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
中方强调,此次中国政府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
《金融时报》此前报道称,中国的出口管控聚焦于中重稀土,这些稀土可制造耐高温的高性能磁铁,如镝、铽和钐,对军用战斗机、导弹和无人机,以及电动和混合动力车的转子、电机和变速器至关重要。
虽然稀土金属在地壳中较为常见,但以低成本且环保的方式提取难度较大,中国在重稀土加工方面几乎处于垄断地位。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3年,约90%的精炼稀土来自中国。
本月早些时候,中美双方同意在90天内暂停关税措施,将税率下调115%,但中国仍严控稀土出口管制,启动稀土出口许可证制度。许可证按照“一批一证”的规定授予,意味着每批出口稀土都需单独的许可证,且出口商必须在申请中填写最终用户信息,以进一步封堵漏洞。
彦辞表示,目前在申请处理方面似乎存在“大量积压”。
2024年5月11日,中国品牌博览会上,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各类稀土材料、稀土金属和稀土氧化物等
该商会秘书长邓尼特(Adam Dunnett)说,相关问题在27日举行的中欧半导体公司圆桌会议上已被提及。出席会议的中国商务部官员表示,他们正努力应对激增的审批需求。
邓尼特称,出口管制措施公布得很突然几乎没有过渡期,导致企业无暇规划,也无法“规避当前欧洲生产中面临的潜在危机”。
作为拥有1700余家会员公司的在华欧盟企业独立官方代言机构,中国欧盟商会是欧洲商业组织的成员之一。成立25年来,中国欧盟商会分别在中国九个城市设立分会。
在中欧半导体上下游企业座谈会召开后,商务部发布声明称,中欧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均占据重要地位,加强合作符合双方利益。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企业提供公平、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支持中欧半导体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互补优势,依法合规深化经贸合作,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努力维护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安全与稳定。
中国日报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商务部产业安全与进出口管制局在会上对稀土出口管制政策进行了宣讲,以方便企业及其相关供应商了解如何申请出口许可。
知情人士表示,此举意味着中国或将放松针对中欧半导体企业产业链的稀土出口管制,以更好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
今年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双边经贸高层互动密集展开。
在下月初于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部长级会议期间,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还将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专员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会面。而中欧领导人峰会将于7月在中国举行。
责任编辑:李超_NB1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