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特朗普称靠关税阻止了8场战争,回应“对俄乌战争是否有用”:其实这招对普京有用,只是我采取了不同方式

访客 2025-11-03 17:59:57 43333
特朗普称靠关税阻止了8场战争,回应“对俄乌战争是否有用”:其实这招对普京有用,只是我采取了不同方式摘要: 据参考消息:据美媒报道,11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一档节目中正在表示自己阻止了很多场战争,主持人随后问,那为啥俄罗斯不...

据参考消息:据美媒报道,11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一档节目中正在表示自己阻止了很多场战争,主持人随后问,那为啥俄罗斯不行,特朗普一下没话说了。

采访中,特朗普称:“我觉得自己做得相当不错,当时有9场战争,我解决了其中8场。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我说如果你们不停火,我就对你们两国征收关税。到时候你们都没法和美国做生意。”

主持人询问其:“那为什么这招对普京不管用呢?”

特朗普卡顿了一下,随后,他又表示:“其实这招对普京有用,只不过我对他采取了不同方式。”

另据新京报,10月29日,特朗普在韩国发表演讲提及俄乌冲突时称,他以为凭自己和普京的关系能轻松解决。

特朗普还表示,若当时自己在任,俄乌冲突就不可能发生。此前,特朗普曾多次公开表示有信心结束俄乌冲突。

据环球时报,此前,当地时间10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启程前往以色列。在登机后,特朗普在回答记者有关巴以停火的提问时,连说了三遍“战争已经结束”。

特朗普向记者强调:“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好吗?你明白吗?”当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追问特朗普是否认为当前的停火可持续时,特朗普则表示:“考虑到多方面的原因,我认为停火会持续的”“我觉得大家都累了”。

特朗普称靠关税阻止了8场战争,回应“对俄乌战争是否有用”:其实这招对普京有用,只是我采取了不同方式

特朗普在回答记者有关巴以停火的提问时,连说了三遍“战争已经结束”(视频截图)

BBC报道称,特朗普还向在场记者强调:“我很擅长解决战争,我很擅长恢复和平。”

另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30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参议院以51票赞同、47票反对的结果通过决议,终止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全面关税政策。

据悉,美国参议院宣布,已批准终止总统为实施全球关税而宣布的国家紧急状态的联合决议。本周早些时候,参议院已通过两项决议,旨在取消对加拿大和巴西征收的关税。

据悉,这些决议接下来还须经众议院表决。但此前众议院共和党人已多次阻止推翻关税的立法行动,这些决议预计很难在众议院获得投票表决。即便众议院最终通过,国会仍需三分之二绝对多数才能推翻总统否决。

来源 参考消息、环球时报、央视新闻

延伸阅读

“特普会”被搁置,特朗普的态度怎么又变了?

当地时间10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俄乌和谈的态度再次生变。他表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原定的会面计划被搁置,因为他不想“浪费”这次会面。

近期,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愈发摇摆不定。上周,在分别与普京通话、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后,外界期待接下来的“特普会”将为和平创造势头。但如今,谈判似乎又陷入僵局。今年的第二次“特普会”是否已经告吹?特朗普的新一轮外交攻势,又能否给俄乌带来和平?

特朗普称靠关税阻止了8场战争,回应“对俄乌战争是否有用”:其实这招对普京有用,只是我采取了不同方式

图为特朗普和普京(资料图)

特朗普又变了?

随着加沙停火协议在磕磕绊绊中执行,特朗普再次将目光投向了俄乌冲突。

上周,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后,宣布近期将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美俄元首会晤。此后,双方看似已开始筹备起了峰会。

但21日,特朗普突然在白宫告诉记者,与普京的原定会面计划被搁置。“我不想举行一场毫无意义的会面。我不想浪费时间。”

特朗普也表示,他还没决定取消会晤,要“看看接下来两天的情况再说”。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22日表示,相关会晤的筹备工作仍在进行中。另据一名白宫官员透露,特朗普将于22日先与北约秘书长吕特举行会谈。

随着美方宣布搁置峰会,俄方的态度也变得模棱两可。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1日表示,俄美领导人此前并没有确定会晤的具体日期。当记者询问峰会是否会推迟时,佩斯科夫说:“你不能推迟尚未确定的事”。

普京的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则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将“继续筹备”俄美峰会。

据报道,特朗普推迟峰会的决定是在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0日通话后作出的。尽管俄方称谈话有“建设性”,但两人最终取消了原定本周举行的面对面会谈。

21日,拉夫罗夫在公开讲话中明确表示,俄罗斯反对立即停火。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赵会荣认为,“特普会”被搁置,根本原因在于美俄之间的目标错位。

美方希望尽快冻结冲突,凸显特朗普在促进俄乌和平方面的贡献,同时利用促谈谋取利益,如此前与乌克兰达成矿产协议。“美方此次与俄沟通,优先目标是让俄方按照特朗普的想法答应停火。”

然而,俄方认为,俄罗斯在战场上占优势,在乌克兰问题的解决上也占据主动权,其优先目标是实现俄美关系正常化,让美方取消对俄制裁。

实际上,外界对特朗普的“变脸”并不惊讶。近期以来,特朗普对俄乌和谈的态度一变再变。

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仍将重点放在施压乌克兰让步上,以此结束俄乌冲突。但8月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后,特朗普对俄态度转冷。9月下旬,特朗普更是宣称乌有能力“夺回整个乌克兰”,恢复领土原状。

但到了10月17日与泽连斯基会谈当天,被问及乌克兰是否需要以领土换和平时,特朗普说:“谁也不知道。”

赵会荣认为,特朗普在对乌政策上反复摇摆,说东做西,背后原因有三点。

一是乌克兰的利益与和平不是特朗普政府外交事务的优先事项。拜登时期,美国将乌克兰用作地缘政治棋子,想以此消耗俄罗斯。但特朗普认为,美国本土和周边安全才是优先事项,试图甩掉乌克兰这个“包袱”,对乌援助大幅下降。

二是特朗普时期美国的核心利益发生变化,相比拜登时期强调联盟政策,特朗普要求盟友也需绝对服从于美国的利益。

三是与特朗普个人风格有关。他强调“交易外交”和短期的现实利益,不少做法都颠覆了美国以往的传统和原则。

“就地停火”遭拒?

综合各方报道,特朗普方面突然改变立场,可能与其提出的停火方案遭到俄方拒绝有关。

17日,在与泽连斯基会面后,特朗普呼吁俄罗斯与乌克兰“就地”停火。他此后补充称,俄乌两国应按当前战线“割裂”顿巴斯地区,划界停火、各自撤兵。媒体解读,按照特朗普的方案,顿巴斯地区大部分土地将交由俄罗斯控制。

特朗普称靠关税阻止了8场战争,回应“对俄乌战争是否有用”:其实这招对普京有用,只是我采取了不同方式

10月1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欢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但据知情人士称,俄罗斯上周末向美国发送了一份名为“非正式文件”的私人公报。公报重申俄罗斯对顿巴斯地区全面控制的要求,实际上拒绝了特朗普提出的停火方案。

赵会荣指出,对于领土问题,俄方今年6月时表态较为强硬,在其递交的乌克兰冲突解决备忘录中,要求在国际法层面承认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

但从8月的阿拉斯加峰会以及美俄元首近期的通话来看,俄罗斯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有所调整。外界一度传出俄方同意冻结在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战线,或者放弃在这两个州的部分俄占领土,以换取乌克兰让出顿巴斯的说法。

不过,赵会荣认为,对于冻结部分战线的说法,俄方更多的是在配合特朗普展开政治博弈,在领土这一核心问题上,始终缺乏让俄罗斯让步的动力。

俄方暗示拒绝后,另一边,乌欧却对美国立场表示“强烈支持”。

当地时间21日,乌克兰和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波兰、挪威、芬兰等欧洲领导人发表一份联合声明,称支持特朗普的立场,即俄罗斯与乌克兰立即停火,以当前战线作为谈判起点。

声明还称,将加大对俄罗斯施压,持续支持乌克兰。为此,联署这则声明的欧洲领导人正在制定方案,将利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支援乌克兰。他们将于本周晚些时候举行相关会议。

赵会荣表示,最新声明显示出,乌克兰和欧洲方面较之前“乌克兰领土必须完整”的立场也有所软化。对于美俄频繁互动却把乌克兰抛在一边,乌欧非常焦虑,担心美俄达成的协议将对乌欧利益造成损害,因此希望能将特朗普拉回到同一边。

“目前,乌克兰处于比以往更困难的境地。”赵会荣称,从战场形势来看,若乌克兰现在答应停火,势必要让出领土,但这是泽连斯基无法跨越的红线。

因此,尽管形势不利,乌方仍希望改变局面。一方面,乌克兰正继续争取西方的安全保障,最起码力争获取最紧迫的远程打击武器、无人机等军事援助。另一方面,乌克兰还在寻求西方国家继续加码对俄制裁,削弱俄方对其的威胁。

博弈更趋激烈

自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以来,围绕俄乌谈判,各方动作频频。美俄、美乌已分别举行峰会,但似乎进展甚微。分析认为,各方都在利用特朗普对“和平”的追求与其周旋,谋求更大利益。

如今,今年的第二次“特普会”被搁置,再次让外界下调了对俄乌短期内实现停火的预期。

赵会荣指出,美俄乌欧都有各自的目标和盘算,让实现和平的进程波折不断。她表示,预计短期内战场上的冲突仍将持续,俄乌双方的力量尚未到达“失去作战意志或能力”的临界点,政治层面的博弈也将更加激烈。

“但从中长期来看,局势正在更快地朝着冲突冻结的方向靠近。”赵会荣认为,最快在明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前,俄乌冲突就有可能实现冻结。目前,俄乌国内及国际社会要求停火的呼声都在上升,来自特朗普的压力预计也将增加,这都将促使俄乌双方进行回应。

对于俄乌局势未来走向,赵会荣认为有三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美俄元首是否仍将举行会晤,届时美俄双方的立场变化将成为影响冲突走向的重要变量。

二是欧洲内部政治生态的显著变化,会否影响欧洲对乌援助的可持续性和乌克兰未来的作战能力。

三是俄罗斯今年经济增长乏力,未来厌战情绪可能进一步加剧。俄罗斯国内政策会否因此发生改变,仍需持续观察。

责任编辑:戴丽丽_NN4994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