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迹太空可见,苏丹这场大屠杀何以发生?
摘要:
撰稿/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迟道华 校对/杨利6月26日,苏丹难民转运卡车由乍得东部城市蒂内开往伊里迪米 图/新华社... 撰稿/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迟道华 校对/杨利
6月26日,苏丹难民转运卡车由乍得东部城市蒂内开往伊里迪米 图/新华社
11月14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揭示了苏丹内战所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已升级到令人怵目惊心的地步。
此前,据新华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10月29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苏丹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市一家医院发生的一起大规模杀戮事件。声明援引媒体报道说,超过460名患者及其陪护人员28日在这家医院遭枪杀。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该机构“对媒体报道的这场悲剧性杀戮深感震惊”。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大使阐述中方立场,呼吁冲突各方立即停止敌对行动,确保人道援助物资安全运入并及时有效分发,保护苏丹人民生命权等基本人权。
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11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安全局势恶化,自10月26日法希尔陷落后,已有8.9万民众逃离该地区及周边,3.9万人逃离北科尔多凡州。
“从太空可见的血迹”
自2023年4月,以布尔汉将军为首的苏丹政府军——苏丹武装力量(SAF)和以穆罕默德·哈姆丹·达加洛将军为首的快速支援部队(RSF)反目成仇,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大规模内战。
内战爆发至今已逾两年半,双方互有胜负,形成僵局,快速支援部队夺取首都喀土穆和出海口苏丹港的努力遭到挫败,在相对富裕的北科尔多凡州也节节后退,但在达加洛起家的达尔富尔地区,政府军却难以抵挡快速支援部队的攻势,该地区全部五个州的首府截至10月下旬均已易手。
其中最后陷落的法希尔省会法希尔市被围困长达18个月,且因周围原政府军据点全部陷落,150万以上难民涌入城中避难,当地早在破城前人道主义危机就已十分严峻。
破城后,逃离该城的幸存者和包括联合国在内诸多驻当地国际组织、人道主义机构成员均指控快速支援部队存在大量侵犯人权行为,人道主义危机已到了失控的境地。
在人权理事会特别会议上,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图尔克指出,城内居民和外来避难的难民在围城期间因援助断绝,被迫以花生壳和动物饲料果腹,城破后又有许多报告证实发生了大规模平民被杀、基于种族的处决及其他暴行,且“这些暴行很可能仍在持续”。
就此,图尔克在会上向各联合国成员国代表悲愤表示,“法希尔土地上的斑斑血迹,哪怕从太空都能看见”。
城市的大火和血迹在太空中都清晰可见
但法希尔危机也仅是由苏丹内战所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的冰山一角。
据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数据,冲突已造成近3万人丧生,超过1285万人被迫背井离乡,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人口流离失所危机之一。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显示,2025年苏丹有212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占全国总人口的45%以上,另有数百万人已逼近饥荒红线。受战火冲击,农业生产体系全面崩溃,大片农田荒废,粮食产量锐减,部分地区物价涨幅超500%。
战争摧毁了该国的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医疗卫生、教育系统等。苏丹超过90%的医院停止运营,约2000万民众无法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全国90%的学校被迫关闭,近1400万儿童失学,超1000万儿童面临暴力与袭击风险。许多孩子从未踏入过教室,营养不良问题导致大量儿童发育迟缓甚至夭折。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日前表示,苏丹人道主义危机已“完全超出了我们所能接受的范围”。
人道主义危机的根源在哪?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本次苏丹武装冲突源于该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尔汉和快速支援部队领导人达加洛之间的权力斗争。2019年,两人联手推翻巴希尔政权,并在2021年的解散文职过渡政府中发挥关键作用,联手控制苏丹政局主导权。
但好景不长,围绕着如何“还政于民”,两位昔日盟友爆发激烈冲突。布尔汉一心将快速支援部队拆分、收编,融入政府军并由自己实现一体化领导,而达加洛则一心想保留对自己地盘、武装的绝对控制权,不愿将到手的权力拱手让人。
2023年4月,布尔汉下令快速支援部队正式拆分并分散派遣到各地,与人数占优的政府军合编,这引发了布尔汉和达加洛关系的彻底破裂。4月15日内战爆发,政府军一度被迫将军政中心从首都喀土穆转移至苏丹港,直至今年3月才完全驱逐了喀土穆及其周边的快速支援部队。
但在快速支援部队及其前身“金戈威德”(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由阿拉伯游牧民族组成的松散民兵武装组织)起家的达尔富尔地区形势完全反了过来,快速支援部队倚仗“主场之利”将劣势政府军分割包围在几个孤立据点,最终在长围久困下,让一个个政府军据点失守。
然而,在双方焦灼的你争我夺中,当地人道主义危机愈加凸显。
图为苏丹难民
一些观察家指控阿联酋支持的利比亚军阀哈夫塔尔元帅是快速支援部队背后的“金主”,他们指出,快速支援部队及其前身通过向也门和利比亚战场提供雇佣军,以及和“金主”进行金矿走私合作搭上关系,并借此获得军火和其他援助。
鉴于此,苏丹政府日前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控告阿联酋通过资助“参与了种族灭绝”,对此阿联酋予以否认,国际法院也拒绝受理此案,称其没有管辖权。
为早日促停苏丹内战,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斡旋措施。其中沙特阿拉伯和巴林牵头举行了多轮和谈但都徒劳无功。11月初,快速支援部队宣布同意由美国、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埃及四国共同提出的“人道主义停火”方案,但内战双方和国际组织均对停火效力深感怀疑。
许多国际组织及其代表也对国际社会在苏丹人道主义危机问题上的不作为深感失望。一些仍在当地苦苦支撑的救援人士指出,如果苏丹内战仍维持目前“被世界遗忘的战争”局面,则当地人道主义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仍将持续爆发,未有已时。
内战正陷入长期化泥淖
随着越来越多反馈信息和调查报告的披露,法希尔人道灾难的惨状细节不断凸显。
11月14日,美国耶鲁大学人道主义研究实验室发布的卫星图像分析显示,在法希尔市及其周边地区,快速支援部队准军事武装分子正在四个新地点处理尸体,“疑似毁尸灭迹”,该报告执笔人表示,估计仍有15万以上城市居民和难民下落不明。他还特别指出,许多证据来自快速支援部队士兵自己在入城后发布的炫耀和“庆功”视频,这些武装分子是“自身罪行证据的最活跃制造者”。
即使在战争爆发之前,苏丹也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022年,苏丹4600万人口人均GDP仅为751美元。如今,内战正令情况雪上加霜。去年,苏丹财政部部长表示,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了80%。
目前苏丹内战又有扩大迹象:快速支援部队正力图从达尔富尔控制区向周边扩张,而政府军则积极在科尔多凡地区展开大规模反攻。人们担心,内战的升级势必带来人道主义危机的进一步失控。
苏丹内战的相持不下和疑似“代理人战争”性质的明朗化,正将内战带入长期化泥淖,“这对苏丹人民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紧急会议上已通过决议,成立苏丹实况调查团,以调查法希尔人道灾难的真相和肇事者。与会者一致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遏止苏丹不断扩大和升级的人道灾难。
中方在苏丹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希望苏丹尽快实现停火,缓和人道局势,推进政治进程,早日恢复国家和平、稳定,实现发展、繁荣。冲突爆发以来,中方持续向苏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捐赠多批粮食、医疗物资、帐篷等救灾安置物资,切实助力缓解当地人道困境。中方支持联合国同苏丹政府加强合作,持续改善人道准入,避免人道危机加剧。
值班编辑 康嘻嘻
责任编辑:胡淑丽_MN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