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曼德勒市4大坍塌点:大设备破拆废墟找寻遇难者,幸存者现场8小时等哥哥遗体|直击震中⑮

封面新闻记者 石伟 陈羽啸 缅甸曼德勒报道
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曼德勒Win star酒店坍塌现场灰尘飞扬,两台挖掘机、一台长臂吊车轰鸣着,对着坍塌废墟的上层作业。何强坐在路边定定望着,眼前灰尘扑面、轰鸣震耳,如同地震那天。
他的一只脚还缠着绷带,穿着死里逃生那天缅甸大妈送给他的拖鞋。现场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哥哥在强震中从6楼裂开的缝隙跌落,被掩埋至今。他们每天在这里都能见到何强的身影。
几个小时后,第一具遗体被香港救援队带出,直接送往了太平间。何强无法确认是不是他的哥哥。
香港救援队在win star酒店搜寻到一具遗体(陈羽啸摄影)
4月2日,封面新闻记者探访了曼德勒市区Win star酒店、Sky villa、长城酒店等4处坍塌严重、被掩埋人数较多的救援点,了解到不同的救援进展信息。
4大坍塌点基本无生命痕迹 搜救探测队撤离前捐出全部救护物资
此次缅甸强震,曼德勒市(曼德勒省会)和实皆市(实皆省)是最靠近震中的城市,受灾情况严重。其中,曼德勒市区的Win star酒店、Sky villa(天空公寓)、长城酒店因大体量楼栋坍塌、疑似受困人员众多,因社交平台信息和媒体报道广为人知。
sky villa(天空公寓)救援现场(石伟摄影)
天空公寓原本是4栋11层的连体楼栋,居住着大量华人华侨。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仅有一栋楼的6层,保持相对完整的结构,矗立在被压缩、叠加的废墟旁。大楼的窗户几乎全部损毁,连带窗户所在的墙面破损,一些防盗栏吊在窗口外边。楼内的沙发、床垫、桌椅,大量被甩到马路上。下风口,臭味比较明显。
旁边其他楼栋,几乎完全坍塌。2日上午,多支蓝天救援队协同当地救援队,在现场再次进行生命探测。没有人愿意回应“这会不会是最后一次探测”。
在此两个小时前,另一只救援队——公羊救援队向封面新闻记者确认,他们前一天最后探测、排查了12处疑似有生命信息的点位,包括上述三个公众熟知且关心的坍塌点,均未发现生命痕迹。公羊队在这12处点位,协助当地居民完成16具遇难者遗体的挖掘、转运。
在现场,记者遇到汨罗蓝天救援队4人小组,他们此次赴缅甸主要负责探测、搜索工作。负责人李勇华告诉记者,他们已根据求助信息累计探测大约40个点位,均未发现生命痕迹。“包括了天空公寓。根据专业分工,我们的工作结束了,今天回撤仰光。后续交给其他同行,进行遗体搜寻、病毒消杀和防疫工作。”
撤离之前,汨罗救援队将随身携带的3包药品、救护物品,全部捐赠给了现场的曼德勒消防员。
长城酒店坍塌现场(石伟摄影)
长城酒店是一处中大型酒店,原本有两栋红色房屋并排临街,酒店门外有高档酒店常见的景观树、旗杆和“GREAT WALL HOTEL”不锈钢大字。目前,两栋楼底部均有坍塌、叠加,一栋剩余5层相对结构完整,另一栋只剩4层半。现场工作人员无法说清楚楼栋楼层和受困人员等信息。
另一处严重坍塌点,是一座原本有7层的酒店,现在在废墟之上只歪斜露出着4层建筑。工作人员介绍,地震当天酒店正在装修,所以人员不多,只有5名员工被掩埋,目前还未有人被救出。
现场的救援队队员告诉记者,他们曾3次接到求助信息、3次赶来协同其他救援力量搜救,“我们的分工和职责是搜索探测生命,接到求助就要来,不能放过任何希望。但3次都没探测到生命信息痕迹。”
win star酒店废墟破拆现场(石伟摄影)
Win Star酒店租住着大批附近翡翠珠宝行业的中国务工者,地震时最外侧一栋楼侧歪,与另一栋直接出现巨大裂缝,之后完全倒塌,造成多人被掩埋。这里曾经有过多支救援队多轮次探测、搜索。
4月2日中午,大型挖掘机、铲车正式开始强力破拆倒塌的墙壁、叠加的楼板,救援工作重点转为搜寻、清运遇难者遗体。
幸存者现场8小时等待哥哥遗体 逃生者不愿抛下同胞暂时放弃回国
强震来临时,何健和弟弟何强、小舅子邓辉在房间休息。他大声叮嘱弟弟和小舅子“进卫生间躲着”,推开门查看时,从6楼跌落进两栋楼之间的裂缝,后被废墟掩埋。何强和邓辉分别受伤后幸存。
此后几天,两人每天都返回现场,期待着救援进展。何强曾多次求助、引来救援队,向救援队指认哥哥可能在的位置。3月31日上午,救援队曾探测到疑似生命痕迹,但很快痕迹消失。
何强兄弟三人的遭遇在当地华人圈广为认知,他一到现场就会被认出。
两天前采访他时,他的冷静让人印象深刻:他在强震间隙,从6楼拍摄了2秒钟两楼裂缝的视频,分别给妻子、大舅发送并回复了多段语音信息。妻子的哭喊没让他慌乱,妻子那天发出哭腔后,又发来好几条语音,他甚至至今没点开播放,“有什么好听的,哭最没用。”
随后的震荡中,何强随着楼梯倒塌的速度,头朝下悬空甩向地面,却双手依旧抓紧门框,最终在楼栋完全倒塌后主动松手,跌落在废墟上。此前采访中,他冷静地接受了哥哥离去的结果,主动对帮助他的缅甸居民感谢,对救援队入场搜救的危险表示体谅。
2日下午,何强坐在灰尘飞扬的空气里,定定望着挖掘机、铲车对着废墟上层作业,没有太大的倾诉欲望。对话的时候语气明显急躁,多是一些反问句。他认为,哥哥因为各方面原因被耽误了救援。
香港消防队与当地队员配合,在废墟上钻孔、切割,并与大型设备轮流交替上阵,废墟清理速度明显加快。几个行李箱逐渐被找到、堆放在路边。
现场搜寻出来的遇难者物品(石伟摄影)
现场空气炙热,有救援队上场前将两层口罩打湿,再戴上呼吸面罩,试图隔绝空气中的气味。几个小时后,香港消防救援队将一具遗体抬出,被等候的缅方人员送往太平间。
救援队员上场前,将两层口罩打湿后戴上面罩(石伟摄影)
等了8个多小时的何强,无法判断遇难者是不是何健。
前一天,受伤更多的邓辉也在现场守了一天,腿脚因此肿胀。他被迫在收留他们的中原饭店休息。2日傍晚,来自河南的饭店老板娘告诉记者,她收留的几个幸存者“都不太好,身体没事,是心理上。”
现场另一位幸存者李东介绍,他原本与何健住在同一栋、同一层,月租14000多万缅币,因漏水、床铺不稳等问题,他三次更换房间,在3月20日搬进中间那栋楼。
“强震的时候,人就像骰盅里的骰子,上下左右腾空晃动。我是在强震间隙那两分多钟,啥都没带直接从4楼跑下来。后来,房间里遗留的物品都被人搜刮走了,但命还在就好。”李东说,他下楼不久隔壁那栋楼塌了,他与几个缅甸热心人冲进废墟救了几个人出来,一位相熟的大哥腰臀部出现巴掌大一个坑。他用手捂着脱落的皮肉,将大哥送往人满为患的医院,捂了4个小时才等来医生缝针,缝合技术“比国内缝麻袋还粗糙”。
李东说,他暂时放弃了回国计划,一方面要照顾这位大哥的伤情、生活,另一方面担心没事的人都回国了,剩下的遇难者家属“可能会被欺负”。
中国派出近30支队伍500余人救援 在缅企业、机构和个人共为救灾出力
4月2日下午,央视总台报道,缅甸强震已致2886人死亡、4639人受伤,另有373人失踪。截至当地时间4月2日早上,共报告54次余震,其中最高震级为7.5级,最低为2.8级。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在接受关于缅甸地震救援的采访时介绍,中国是第一个宣布提供紧急援助的国家,第一个派出救援队的国家,第一个救出地震幸存者的国家。
李明介绍,云南救援医疗队在地震后18小时就抵达了缅甸,截至4月2日有近30支中国救援队、超过500名队员在缅甸救援,是派出队数和人数最多的国家。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针对缅甸地震救援情况发布文章介绍,中国政府宣布提供1亿元人民币救灾援助,首批1200顶帐篷、8000条毛毯和4万个急救包在3月31日运抵交付。云南省政府在地震发生不到3小时,就调运了价值500万元的援助物资,有三批药品、食品、帐篷、折叠床、蚊帐及防疫物资已运到灾区。
中国红十字会、云南红十字会以及云南省滇商总会分别募集、捐赠了百万余元的善款以及救灾物资,已经陆续送往灾区。
记者在曼德勒市看到,云南商会将商会区域开辟成救灾指挥部,分区分组进行受赠物资对接和发送、信息整理和转达、救援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组织了数百名志愿者全天候服务救灾工作。
湖南商会则成为中国救援力量中转站,根据救援需求,在仰光与曼德勒之间多批次接送救援队,配备车辆、司机全天候跟随救援队,转场于不同救援点。2日,湖南商会还将首批募集到的救灾物资,满载6卡车送往受灾同样严重却未太被网络重视的实皆市。
2日下午,曼德勒市金色乡村酒店传出一名被困者信息,后被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以及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深圳公益救援队联合救出,生命体征良好,成为中国救援者救出的第9位幸存者。
在此前两个小时,重庆救援队一度在天空公寓重新发现疑似生命信息。现场参与救援的人员表示,奇迹或许会有,或许不再出现,无论如何救援队都会坚持到底。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