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中风症状有哪些

慢性中风症状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言语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和吞咽困难等。这些症状通常由脑梗死或脑出血后遗留的神经功能缺损引起,需要长期康复治疗与护理。
慢性中风患者常表现为单侧肢体无力或瘫痪,上肢可能出现屈曲痉挛,下肢呈伸展痉挛状态。步态异常如划圈步态、足下垂较常见,可能与皮质脊髓束损伤有关。康复训练包括被动活动关节、渐进抗阻训练,必要时使用踝足矫形器改善行走功能。
患侧肢体麻木、刺痛或温度觉减退多见,部分患者出现感觉过敏或异常疼痛。中枢性疼痛综合征表现为烧灼样痛,可能与丘脑或脑干病灶相关。感觉再教育训练如触觉辨别练习有助于功能恢复,严重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或普瑞巴林胶囊。
构音障碍表现为发音含糊、语速缓慢,运动性失语可见语句简短、语法错误。感觉性失语患者虽能流利说话但内容无意义,可能与左侧颞叶损伤有关。语言康复需进行听理解训练、命名练习,配合针灸治疗改善语言功能。
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和记忆力减退较突出,部分患者出现空间定向障碍。血管性痴呆多与多发性脑梗死相关,可遵医嘱使用多奈哌齐片或美金刚片延缓进展。认知训练结合有氧运动能改善脑血流灌注。
饮水呛咳、进食缓慢是常见表现,严重者需鼻饲饮食。环咽肌功能障碍可能导致食物残留,视频吞咽造影可明确诊断。康复措施包括吞咽肌电刺激、冷热交替刺激,必要时行环咽肌切开术。
慢性中风患者应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康复训练如平衡练习、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家属应协助监测血压血糖,定期评估吞咽功能防止误吸。建议每3个月复查头颅CT评估病情,出现新发症状需及时就诊神经内科。保持规律作息与积极心态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