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这4个习惯伤了脾胃!脸黄、唇干可能是预警,快调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精微,为身体提供能量。脾胃功能失调时,身体的异常会通过面部表现出来。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及时调理,守护脾胃健康。
脾胃不好时,面部会出现一些信号:
面色萎黄无光泽:脾胃虚弱时,气血生成不足,面部得不到充足的滋养,显得萎黄、暗沉。
眼袋明显、眼睑浮肿: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功能差时,水分易在体内堆积,导致眼袋和眼睑浮肿。
嘴唇干裂、脱皮:脾胃津液不足或运化失常,无法濡养嘴唇,导致嘴唇干裂、脱皮。
舌苔厚腻、有齿痕:脾胃不好的人舌苔会变得厚腻,舌头边缘可能出现齿痕,提示体内有湿浊或湿热。
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也会伤害脾胃: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打乱脾胃的运化节奏,导致食物积滞,久而久之损伤脾胃功能。
偏好生冷寒凉食物:冰饮、冰淇淋等生冷食物会刺激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熬夜影响脾胃修复和休息,长期精神紧张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功能。
饭后立即躺卧或剧烈运动:饭后立即躺下或剧烈运动会影响脾胃供血,削弱其功能。
脾胃虚弱还会有其他身体表现:
消化问题: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交替,食欲不振、恶心欲呕等。
身体乏力、气短懒言: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不足,身体经常感到乏力,稍微活动就气短、懒得说话。
体型异常:脾胃运化失常可能导致虚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极度虚弱时则可能出现消瘦、肌肉松弛的情况。
为了调理脾胃,可以采取以下建议:
养成规律饮食习惯:三餐定时定量,早餐要吃好,晚餐不过饱,多吃山药、小米、南瓜等健脾食物,少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给脾胃“保暖”:避免空腹吃生冷食物,夏季少喝冰饮,可适当喝温开水或姜枣茶,注意腹部保暖。
调节情绪与作息: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尽量不熬夜,通过冥想、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饭后合理养护:饭后可慢走10-15分钟促进消化,避免立即躺卧或剧烈运动,平时可按揉足三里、中脘穴,帮助增强脾胃功能。
脾胃健康与否直接反映在面部,面色萎黄、眼袋浮肿、舌苔异常等都是重要信号。想要养好脾胃,需及时纠正不良习惯,通过饮食、作息、情绪等多方面调理,让脾胃恢复正常运化功能。只有脾胃强健,气血充足,才能由内而外展现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