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黄金养生运动:爬山!中医告诉你背后缘由,现在行动正当时
摘要:
立秋之后,自然界阳气逐渐收敛,阴气开始滋生,气候变得凉爽干燥。中医认为人体生理活动应顺应季节变化。在众多秋季养生方式中,爬山被特别推崇。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户外活动,更契合秋季的养生... 立秋之后,自然界阳气逐渐收敛,阴气开始滋生,气候变得凉爽干燥。中医认为人体生理活动应顺应季节变化。在众多秋季养生方式中,爬山被特别推崇。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户外活动,更契合秋季的养生之道,能帮助人们调和身心、应对“秋气”对身体的影响。
爬山顺应秋季“收敛养肺”的养生原则。中医认为“肺属金,通于秋气”,秋季是肺脏功能旺盛之时,但也易受“燥邪”侵扰,引发口干、咽燥、皮肤干燥等不适。爬山时,人们呼吸新鲜空气,伴随步伐加快,呼吸深度与频率增加,能有效推动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山间空气湿度较高且富含负氧离子,可温和滋润呼吸道黏膜,缓解秋燥带来的各种不适,增强肺脏的生理机能。
此外,秋季阳气渐收,万物凋零,人容易产生“悲秋”情绪,中医称之为“秋愁”。爬山过程中,视野开阔,能欣赏到山间层林尽染的秋景,自然景色的生机与色彩变化可愉悦心情,疏解抑郁。身体的适度运动带动气血运行,使心神有所寄托,避免思虑过度,达到收敛心神、调和情志的目的。
爬山还能调和秋季人体阴阳气血平衡。秋季气温下降,人体气血运行速度减缓,容易出现关节僵硬、肌肉酸痛等问题。爬山作为一项全身性运动,需要四肢协调配合发力,充分活动肩颈、腰背、腿部等多个部位的筋骨。在中医理论中,爬山时的肢体伸展与运动刺激经络上的诸多穴位,促进气血顺畅运行,改善因气血阻滞引发的身体不适,增强脏腑功能。
秋季也是“贴秋膘”的时节,目的是为冬季储备能量,但脾胃功能虚弱者往往难以消化吸收。爬山消耗体力,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当脾胃功能得到改善后,才能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为身体补充能量,避免因饮食不当导致消化不良或肥胖。

